自学安装工程造价,难的不是“学不会”,而是“不知道从哪儿开始”。我见过不少零基础转行的朋友,有的对着图纸发呆一周,有的把软件教程看了十遍还是不会建模,本质上都是没踩对“从理论到实践”的节奏。其实只要抓住“基础打底工具实操案例复盘经验沉淀”四个核心阶段,避开“只啃书不动手”“学软件跳过原理”这两个大坑,哪怕没人带,半年内也能独立做项目。吉安优路教育会把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、必用工具、避坑指南都讲透,看完就能上手练。
吉安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先搞清楚:安装造价到底学什么?(别一开始就走偏)
很多人上来就问“学广联达要多久”,但连“安装造价是干嘛的”都没搞明白。简单说,安装造价就是算清楚一个建筑里的“水、电、暖、消防、通风”这些设备和管线值多少钱——小到家里的插座开关,大到商场的中央空调,都得算量、套价、出造价文件。
核心内容就两块:
算量:数清楚有多少米水管、多少个灯具、多少台风机(得看懂图纸,知道哪些算、哪些不算);
计价:根据算出来的量,套上当地的定额或清单,算出人工、材料、机械的总费用(得懂计价规则,知道材料价格怎么调)。
较容易踩的坑:把“学软件”当全部。见过一个学员,GTJ建模练得溜,但拿到一张消防图纸,连“喷淋头间距多少要算”都不知道,结果模型建得再快也是错的。记住:软件是工具,图纸和规则才是根本。
二、零基础入门:3个月打好“理论+图纸”基础(附具体学习清单)
零基础别一上来就啃《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》这种厚教材,容易劝退。先从“能看懂图、会算简单量”开始,分三步走:
1. 先学“工程常识”:2周搞懂“行业黑话”
安装造价里的术语特别多,比如“公称直径”“标高”“系统图”,不懂这些,看图纸就像看密码。推荐两个免费资源:
B站《安装工程识图入门》:找播放量10万+的,重点看“给排水、电气、暖通”三个专业的基础概念(比如水管的DN和De的区别:DN是公称直径,De是外径,算量时DN20的水管,实际买De25的管子,别搞混);
公众号“造价云”:翻它的“新手专栏”,里面有“什么是清单计价?什么是定额计价?”这种白话解释,比教材好懂10倍。
小技巧:拿个笔记本,把每天遇到的新术语记下来,比如“三通”“四通”“变径”,旁边画个简单的图,一周就能积累50个常用词。
2. 再练“图纸阅读”:1个月能看懂“系统图+平面图”
图纸是造价的“饭碗”,看不懂图,后面全白搭。安装图纸主要看两种:
系统图:像“水管怎么走的”“电线从哪个配电箱出来”,看的是“整体关系”(比如电气系统图里,WL1回路带了3个房间的插座,每个插座的功率是多少,导线用的是BV-2.5mm²,这些数据直接影响算量);
平面图:像“水管在哪个位置转弯”“灯具装在哪个房间”,看的是“具体位置和尺寸”(比如给排水平面图里,卫生间的排水管距墙300mm,这个距离要算进管道长度里)。
实操方法:找一套简单的住宅图纸(筑龙网、豆丁网搜“XX小区安装施工图”,免费的很多),从“电气照明”开始练:
头等步:看系统图,找到“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各回路”的关系,记下图里的导线型号(比如BV-3×4mm²)、保护管材质(比如PC20);
第二步:对照平面图,在图纸上数灯具数量(比如客厅1个吸顶灯、2个筒灯)、开关数量(单开、双开要分清),然后用比例尺量管线长度(注意:图纸比例是1:100,图上1cm=实际1m);
第三步:把算出来的量写在纸上,比如“客厅吸顶灯1套,BV-3×4mm²导线12m,PC20管12m”(刚开始算错很正常,我第快速把“应急照明”和“普通照明”的管线混在一起,多算了20米,后来对着规范才发现应急照明的管子要穿镀锌钢管,普通的用PVC管,得分开算)。
3. 较后学“算量规则”:2周搞懂“哪些该算,哪些不算”
同样一张图,不同人算出来的量可能差20%,问题就在“算量规则”没吃透。比如电气配管,图纸上画的是直线,但实际施工时要绕梁、绕柱,要不要算?答案是:按“图示尺寸”算,不考虑施工时的弯曲(除非图纸注明“按实结算”)。
必学规范:
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GB50500-2013(2018版):这是清单计价的“宪法”,重点看“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”(比如第11章“电气设备安装工程”,明确写了“配管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,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、接线盒所占长度”);
当地定额:比如江苏用《江苏省安装工程计价定额》(2014版),里面会细化到“灯具安装是否包含灯头盒”“阀门安装是否包含法兰”,这些直接影响套价。
学习方法:拿之前算的住宅灯具量,对照规范一条条核对。比如“开关安装”,规范写“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”,那单开、双开、三开都算“1个”,不用分开算;但“插座安装”要分“单相插座”“三相插座”,清单编码不一样,得分开列项。
三、工具实操:2个月从“手动算量”到“软件出表”(附软件学习路径)
学会手动算量后,必须学软件——现在没人用手算大项目了,效率太低。安装造价常用的软件就两个:CAD(看图纸、简单算量)+ 计价软件(广联达GTJ/GTQ算量,GQI计价)。
1. CAD基础:1周学会“快速看图”
不用学复杂的CAD画图,能看懂图、会用“测量距离”“快速选择”就行。
必学命令:
DI(测量距离):量管线长度,比用比例尺快10倍;
FI(快速选择):比如在电气平面图里,快速数出所有“单联单控开关”(输入“块名=单开”,一秒选中所有开关,看特性面板里的“数量”);
X(分解):有些图纸是块,分解后才能测量。
小技巧:下载“CAD快速看图”软件,比AutoCAD轻量,手机也能看,适合新手。
2. 算量软件:1个月掌握“广联达GTJ安装计量”
GTJ是现在主流的安装算量软件,核心功能是“建模算量”——把图纸上的管线、设备“画”到软件里,自动出量。别被“建模”吓到,安装建模比土建简单多了,重点学三个专业:
电气专业:先画“配电箱”,再画“配管配线”(软件里有“自动识别”功能,框选系统图,配电箱和回路信息会自动导入;平面图里点“识别管线”,选管子和导线,软件会沿着图纸上的线自动生成模型);
给排水专业:重点学“识别管道”和“识别卫生器具”(比如识别洗脸盆时,软件会自动关联排水管,不用手动画);
暖通专业:注意“风管尺寸”和“风口数量”(风管算量是按“展开面积”,不是长度,软件里选“风管”构件,输入尺寸后自动计算)。
避坑指南:别过度依赖“自动识别”。有次我识别电气管线,图纸上有根线画歪了,软件跟着歪,结果多算了5米。后来养成习惯:自动识别后,手动检查一遍“回路走向”和“构件属性”(比如导线型号是不是BV-3×4,别识别成BV-2.5了)。
3. 计价软件:2周学会“套价+调价”
算完量,就要用计价软件(广联达GQI)套定额、出造价文件。步骤很固定:
头等步:导入工程量:把GTJ算好的量导入GQI(软件会自动对应清单编码,比如“电气配管PC20”对应清单030411001);
第二步:套定额:在清单下面套当地定额(比如江苏套“配管PC20暗敷”定额子目C4-1-123);
第三步:调价:调“人工单价”(按当地较新文件,比如江苏现在人工是96元/工日)、“材料价格”(在“人材机汇总”里,把“电线”“水管”的价格换成当天的市场价,广材网可以查);
第四步:出报表:生成“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”“总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”,就是较终的造价成果了。
案例:算一个100住宅的电气造价,假设算量结果是“配管PC20 150m,配线BV-2.5mm² 450m,吸顶灯5套”,套完定额、调完价,总造价大概在8000-10000元(不同地区材料价不一样,仅供参考)。
四、实战提升:3个月用“真实案例”练手(没人带也能进步)
光学理论和软件不够,必须做真实项目。怎么找案例?三个渠道:
公司老项目:如果在建筑公司上班,找同事要“已结算的安装造价文件”(别拿正在做的,避免泄密),对着图纸和成果文件,自己重新算一遍,再对比差异(我刚开始练时,一个消防项目的喷淋头数量,我算120个,老文件是118个,后来发现有两个喷淋头在图纸说明里注明“备用,不安装”,这就是经验);
造价论坛:筑龙网、造价通有“案例分享”板块,有人会发“XX办公楼安装造价全过程”,跟着做,做完在评论区问问题,很多前辈会解答;
模拟考试:考“二级造价工程师”时,教材里有真题案例(比如2023年江苏二造真题,有个“医院门诊楼电气造价”的案例),按考试要求做完,再对照答案改,重点看“哪些量漏算了”“哪些定额套错了”。
复盘方法:准备一个“错题本”,把每次算错的地方记下来,比如“给排水算量时漏算了阀门井”“暖通风管没算支架重量”,三个月积累下来,常见坑基本都能避开。
五、较后说句大实话:自学的核心是“别怕错,多动手”
我带过一个零基础的徒弟,她刚开始连“标高正负零”都不懂,现在能独立做2万的商业项目,秘诀就是“每天画1张图,每周算1个小项目”。安装造价不难,难的是“光想不动”——看100个教程,不如自己动手算10米管子。
如果说有什么捷径,就是“先模仿,再创新”:先照着别人的成果文件抄一遍,搞懂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做,再自己独立做项目。半年后回头看,你会发现“原来我也能行”。
(注:文中涉及的定额版本、人工单价等,不同地区可能有差异,具体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较新公布为准。)
- 详情请进入吉安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jayoulu.5zix.com/news/138811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吉安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怎么自学安装工程造价的全部内容。